社会工作

发布者:招生网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4-11-22浏览次数:10


一、培养目标:

本专业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具有强烈的社会适应能力,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、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,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,熟悉国家有关社区发展、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,掌握一定的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个案工作、小组工作、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,并能娴熟地将有关理论、方法和技巧运用于社会服务中,从而能够从事社会工作一线服务、行政事务和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二、就业方向:

社会工作专业面向的行业和岗位非常广泛,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
(一)政府机构:在民政部门从事社会救助、优抚安置等方面的工作,在人社部门从事劳动争议调解、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,在司法部门从事法律援助、矫正帮教等方面的工作,在卫生部门从事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工作。

(二)非政府组织:在社区或基层组织中从事社区服务、居民自治等方面的工作,在慈善机构、社会团体、民非组织中从事社会福利、社会保障、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工作。

(三)企业:在企业中从事调查研究、企业文化的设计和推广、推动企业公益发展等方面的工作。

三、专业特色

(一)基本概况

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是我校于2023年开设并招生的专业,它的前身是我校自2004年招生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。伴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迅速发展、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提升以及社会工作专本科的衔接、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报考要求的变化等原因,我校于2022年申请了专业变更,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变更为社会工作专业。目前,2023级社会工作在校生为48人。

(二)主干课程

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《社区管理实务》、《个案工作》、《小组工作》、《社会工作行政》、《社会调查方法》、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》。

(三)师资力量

该专业目前专任教师5名,其中3名具有高级职称;其他兼职教师3名,分别来自社会工作机构、心理咨询工作室等行业企业和民非组织。任课教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80%,双师占比60%,能够满足该专业日常教学和科研需求。

(四)实训条件

目前,校内实训室为个案工作室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展厅和社会工作软件实训室,主要承担了《个案工作》、《小组工作》、《社区管理实务》、《项目策划与评估》、《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》等相关课程和实训环节的教学任务。

(五)校企合作

我校和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、蜀山区民生社会工作服务社和合肥庐阳区实践家社会发展服务中心、新站区海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等社工机构保持着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。他们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的机会。

四、竞赛荣誉

近三年的竞赛成绩主要有:2021指导学生参赛作品《合肥市新站区乐城社区工作服务社》荣获第七届安徽省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铜奖2023年指导学生以参赛作品《合肥新站区恒暄社会工作服务社》荣获第九届安徽省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。

五、优秀毕业生

冯娇,2017年毕业于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,毕业至今扎根社区社会工作服务7余年,现任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中心副主任。

就读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,获得过学院“优秀团学干部”荣誉称号。参与工作后一直秉承着“认真细致,学无止境”的工作态度,广泛学习、扎实锻炼,在多个社区项目岗位上历练成长,统筹站点运营,管理社工团队,整合对接资源,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及微公益创投项目。严格遵守社会工作的规范和标准,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福祉,不断优化和改进社会工作的服务模式,为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提供专业、优质的服务。迄今为止,组织社区服务活动超千场,多次获得国家级、省级媒体报道。